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有语法错误?你怎么看?
原创 邓木辉 邓木辉语文视界
2024年07月26日 00:01 贵州
大学录取通知书由于粗心而出现错别字等低级错误,这不是新闻,几乎年年都有(参见文末链接1)。而有网友指出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现了语法等“高级错误”,这确是新闻!笔者孤陋寡闻,印象中,往年似无此类报道。当然,语用错误人人难免,大学校长亦偶有误(但都是些“高级错误”,参见文末链接2)。
这几天,在今日头条,有众多网友指出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有语法错误,这很吸引眼球,自然也吸引了我。为防杜撰、辨真伪,我在网上输入“北大录取通知书”,搜索了一下发现: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多年来无论排版格式还是用语句式,都一模一样,毫无变化,有变化的仅是签字的校长的姓名不同。有图为证:
图片(所有图片网上可查)
图片
图片
对照上面三张不同时期的图片可以看出,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正文,多年来的用语及句式为:
XXX同学:
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XX学院(系)XXXX专业学习。请你准时于X年X月X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
(按:之前的录取通知书明确填写了学习的专业而后来的未填写。)
多年如此,或许因无人细看,故无人谈及。然而,今年有众多网友指出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有语法错误(以下简称“指误”),其中尤以下面一则“指误”最为详尽、具体:
1.“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xx专业”学习”。因为落款就为“北京大学”,所以,“我校”二字实属画蛇添足。其次,“决定”一词更显多余,绝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考试考上的,再牛的学校,在高考中都有一个基本的提档分数线,不是你一个学校能不能决定了的事情。所以,直接说“兹录取你为xx学院xx专业学生”就可以了。
2.“请你准时于二零二四年八月十九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问题更多。首先,“准时”二字应在具体时间之后。其次,“到校”和“报到”两个词语所包涵的内容有重复之嫌,都报到了,怎么还可能没到校?(按:图片上的日期用“o”而未用“零”)
3.“凭”字改为“持”字更为准确。
所以,通知书正文最准确的写法应该是:“兹录取你为xx学院xx专业学生,请你于二零二四年八月十九日持本通知书准时报到。”
我的看法与“指误”的网友有所不同,现不揣浅陋,略述于下:
1.网友“指误”说录取通知书正文中的“我校”多余,因为落款有“北京大学”(按此逻辑,正文前有“北京大学”,正文中不该出现“我校”)。
我倒认为,“我校”虽不能说必不可少,但有之更好;否则,多少有些影响句子的完整性,给人以突兀之感。这一点,不妨反复默念或诵读“我校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xx专业学习”与“决定录取你入xx学院xx专业学习”(按:引述语“专业”后的引号似为笔误,故在此去掉)便可感知。至于落款处有“北京大学”的署名及公章,这是通知等公文的固有格式,也是对正文中的“我校”的明确交代与呼应。试问:有哪一份或者有多少份公文不是这样?有哪一份或者有多少份公文因文末有了署名与公章(或标题出现了主体)而不在正文中出现署名及公章(或标题中的主体)所指称的第一人称呢?
当然,录取通知书的语用有弹性空间,也有不用“我校”的,如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图片
至于网友“指误”说“决定”一词多余,因为绝大多数考生是凭分数考上而不是凭学校决定,这有些道理。
然而,我认为,用了“决定”并非全无道理。因为,绝大多数考生被录取固然主要因为考分上线,但高校录取新生并非“唯分数论”,分数只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除总分上线外,尚需考虑考生的品德、健康、专业分数等因素,而之所以用“决定”,是综合考虑后的慎重决定,有郑重之感,有特别的语用效果,使用正确,至少无大错(这是否类似法律公文中的“对XXX决定实行逮捕?”一一“决定”看似多余,但在专业人士看来,应是非用不可?)。当然,这样说,是否必然引出“所有的录取通知书都必须用‘决定’”的结论呢?未必!因为,汉语丰富多彩,表达有弹性空间,有多种语用选择。否则,千篇一律,不可思议!总之,只要语用无硬伤,便可看作无过错。当然,有必要追求精准。
2.网友“指误”说“请你准时于二零二四年八月十九日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问题更多。理由是:“准时”二字应在具体时间之后;“到校”和“报到”两个词语所包涵的内容有重复之嫌,都报到了,怎么还可能没到校?
我倒认为:该“准”的是“时”,即具休的时间,故在具体时间前用“准时”是可以的。退一步说,即便硬要说“准时”只修饰“报到”而管不到时间,“准时”也并非一定要用在“报到”前,因为,“准时”和具体时间“二零二四年八月十九日”都是“报到”的状语,其位置有灵活性,可不固定,用在具体时间前和“报到”前都不影响理解,都可算正确用法。当然,位置不同,强调不同,语用效果有所不同。细加比较,我倾向于强调该“准”的是具体时间,“准时”放在时间前更好。
至于网友“指误”说“到校”和“报到”两个词语所包涵的内容有重复之嫌,完全可以不这样看!因为,有到校报到的,有网上报道的;有亲自到校报到的,有请人代为报到的……或许正因为如此,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用等同于“到校报到”的“来校报到”(见上图)。退一步说,即便“到校报到”有“重复之嫌”,然而稍加留意,会发现许许多多的“赘余”的合法用例,如亲眼目睹、凯旋而归……
3.网友“指误”说“凭”字改为“持”字更为准确。这也可以商榷。在我看来,“持”者,“拿”也,“带”也……比较口语化,稍欠庄重感;而用“凭”,很有庄重感,强调郑重性。事实上,去大学报到凭的就是录取通知书!类似的,参加重要会议、办理重要事项等,在必须用身份证时,可能主管机构的书面告知用语是“凭身份证报到”或“凭身份证办理”,而不是“拿(持)身份证报到”或“拿(持)身份证办理”……或许正因为如此,清华大学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和北京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都用了“凭”字,分别为“凭本通知书来校报到”“凭本通知书到校报到”。
图片
图片
退一步说,即便用“持”无错,也不该是“持”非“凭”,非此即彼。
如果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真有语法错误,一定会引起舆情,学校一定会改;反之,则会置之不理。今后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否会“改版”避免“语法错误”呢?不妨拭目以待……
网友“指误”,是言之有理,还是吹毛求疵?上述愚见,是言之有理,还是强词夺理?你怎么看?欢迎交流,发表高见!
相关链接:
1.大学录取通知书,不该粗心出错误!
2.大学校长笑话集
3.中国一流大学校长们的“洋相”: 足够出一本笑话集了!
2024年7月22日下午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邓木辉
阅读 4.8万
修改于2024年07月26日
写留言
留言 253
洋博士
2天前
67
咬文嚼字,呷了饭不消化。
置顶
作者赞过
故乡人
江西
2天前
47
中国大学已沦落成如此田地,悲!
作者赞过
10条回复
钟洋
江苏
2天前
62
吹毛求疵,这些所谓的严谨性毫无意义。不过鸿鹄之志确实没得洗。
置顶
作者赞过
故乡人
江西
2天前
43
因为无知才觉无所谓
作者赞过
邓木辉语文视界
作者
2天前
5
[强][强]
作者赞过
3条回复
JYMe
美国
2天前
32
现代汉语已经破碎
置顶
作者赞过
文元
上海
2天前
17
正确书写应为:我校决定将你录取……
北大有关老师或员工,对祖国语言没有敬畏之心,玩忽职守,带了一个不好的头。
置顶
作者赞过
Eureka
浙江
2天前
5
为什么是“将你录取”?最普遍的写法就是“录取你”
作者赞过
2条回复
玉宇金猴
贵州
3天前
34
北大本无错……
置顶
作者赞过
见峰
江苏
2天前
117
这种通知书,是宁愿多用字,宁愿意思多加强调,宁愿考虑周全、完整表达意思,也不愿意追求简洁的,因为简洁了可能会造成表达的漏洞,这种通知书,既是“通知”又包含了“规则”的意思。比如“到校报到”强调“必须到校”的“报到”,就比单纯的“报到”两字明确,彻底消灭了漏洞,否则,万一有学生钻空子来个电话报到,或者家长代为报到,怎么办?
“凭”字比“持”字准确,“凭”兼有“持”与“凭某条件”的意思,让此通知书更具分量,但“持”只有“持”的意思。
“准时”也是强调了必须准时,不要你早来,也不要你迟到,强调“准时”,这样学生会更加重视时间上的准时,这实际是“强调”。
“我校”放着比不放为好,也是强调了主语,也有亲切感。
“决定”两字必须放着,显示了该高校录取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与自主性,学校可不是唯成绩论,你成绩即便够,如果存在品德、个人污点等,高校仍可通过研究决定不录取你的。
北大的录取通知书没有问题。这不是文学作品,要简洁,要美。这种通知,带着规则,是稍微要点过度用词的,甚至加以强调,避免引起误读,防止报到出差错。
实际上,我们平时公司会务写通知时,也常会采取“强调法”与“过度法”的,就是担心误读与漏读。这与文字语言的美感无关,与事情的有效进行有关